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燒香之意義何在?

关注微信公众号国易华人联盟(ID:unfengshui)




國易華人聯盟
國學|易經|哲學
關注


中國古代即有名為 “燔柴” 的祭天儀式。是根據“火曰炎上”的特性,通過火的焚燒,氣味隨煙上飄,使神明歆享祭品。燒香也是這個道理。後世道教重燒香,正是對先民祭祀文化的繼承。


燒香始於何時可能尚無確切的考證,但據文獻記載,至少西周時已有燒香的習俗了。古人重祭祀,考慮到神明高高在上,如何能夠享受到人間的祭品呢?根據“火性炎上”,通過火的焚燒,氣味隨著煙飄飄向上,神明就能享受到祭品的美味了,故此很早就有了“燔柴”的祭祀方式。燒香也是根據這個原理而來。後世道教重燒香,正是對先民祭祀文化的繼承。


燒香,是人們敬神禮拜的方式和禮儀,也是人與神明溝通的渠道。所謂香者信香,即說通信之香。


1供養諸神

香雲繚繞,騰空供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岳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諸神。有一首《三寶香》說得 好:“願燒道(經、師)寶香,生生常供養。” 


2傳誠達信

所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 說明了這點:道是由心去學的,而心意要借香菸來表達,當香在玉爐內焚燒時,我們的心也隨著香菸吹入黃金殿內,飄至白玉階前。群仙真聖紛紛駕起仙車,旌旅簇擁著下降道場,我們心中的願望也就可以奏達九天之上了。  


3召亡返魂

我們做幽事道場時,又可通過焚香攝召亡魂,有謂:“以此真香攝召請,當願亡者悉遙聞”。又謂:“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歸”。《散花科》中更有:“三炷返魂香”之說:“一炷返魂香,徑通三界 路……”;“再炷返魂香,直透幽冥府……”;“三炷返魂香,飄渺通十殿……”  


4辟穢除邪

由於香菸有芳香空氣,殺滅病菌的作用,故古來就用作“空氣清新劑”,有瘟疫之時更作為“空氣消毒劑”而大派用場,廣東至今仍有地方保留著每年舞 “火龍”的習俗,就是為了紀念百餘年前一場瘟疫中有位道人教他們用乾草紮成長長的草龍,上面插滿香,點燃後圍著整個村子繞幾圈,及時遏制了瘟疫蔓延的功績。


5清靜身心

受過戒的老修行都曉得《受持諸品咒》中有“上香時咒:常焚心 香得大清靜”的說法。《踏莎行—詠燒香》,是這麼寫的:“身是香爐,心同香子,香菸一炷分明是,依時焚爇透崑崙,緣空香泉裊祥瑞。”



6與人祈福

與人祈福 《玄門朝科》中的許多說文,都有“願以此燒香功德,歸流醮信人家,家門迪吉,眷屬平安……”;“願以此燒香功德,歸流醮信人家,觀 頤自樂,御履相歡……”這樣的說法。可見燒香功德,於己於人,都可謂大矣。總結說來,燒香的意義就在於它是神、人、鬼三者溝通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中介,我們 通過燒香,與神、與人、與鬼都結了善緣。故此說:“九天之上,惟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


在《道教文化與生活》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主要做法是:


1
選三支香,不要斷香。 


2
點燃香(點燃後若起明火,可左右擺滅,不能用口氣吹滅)。
  

3
面對神像,雙手舉香(與額相齊),躬身敬禮。 


4
用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過一寸寬,以表示“寸”誠心。  


5
上香畢,即行叩拜禮。


而任宗權道長在《道教手印研究》中更深入說明:以“燃燈印”燃香,以“大慈印”捧香,以“白鶴訣”插香。


道教敬三炷香,代表供奉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境以及居住於此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


點香、捧香、插香,還有不同的口訣、代表一定含義的手印、祈願文、回向詞與之配合,上香之後,還要禮拜磕頭。禮拜,在各個宗教中都存在,動作也大同小異。不過道教還重視禮拜對身體氣脈的作用,認為習禮拜如運動,能舒展人體三百六十個骨節,使全身血脈運轉,每日展午晚三次行之,則會氣血暢通,精神倍增。另外,禮拜還有益於結跏趺坐、修煉內丹等等。


因為“香”的本質是香而不臭。我們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本質,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惡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純樸善良,不做惡事,不做虧心事;“口香”是指積累口德,不出口傷人,不口出狂言,口出髒話等。“心香”是心善而不惡,故無“心業”;“身香”是指是身正而不邪,故無“身業”;“口香”是口淨而不髒,故無“口業”。這就是修持“三香”,蕩除“三業”的含義。

详询WeChat 19081985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