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齡在上海讀者見面會上
2013年6月,二兒子昇平從斯坦福畢業時,陳美齡與三個兒子的合影。
「她喜歡跳舞,你有沒有跟著她一起跳?」站在臨時搭起的講台上,聽到一位媽媽問怎麼才可以讓女兒膽子大點,陳美齡拿著話筒的手突然揚了起來,右手努力有節奏地舞了兩下,「現在她就是『氣』不夠。回去你一定要買個大鏡子放在家裡,陪著做她喜歡的事情。試試看,會不一樣的。」
在讀者紛紛拋出要不要少兒學英語、怎樣才能避免孩子過於爭第一,乃至如何處理惱人的婆媳糾紛等問題時,在新書發佈現場,30多年前那位日本歌壇與鄧麗君齊名的華人歌手陳美齡不見了;偶像雜誌上,人氣與山口百惠比肩的Agnes也悄然褪去光環;還有當年央視春晚上,那位《原野牧歌》中載歌載舞的少女偶像,也消失在上海書城一樓人來人往的熱鬧中。
陳美齡的最新身份是受人追捧的「斯坦福媽媽」。2015年,繼長子和次子之後,她的三兒子也被斯坦福大學錄取。而她自己早在1994年也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
本月在上海參加讀者見面會時,以一身淡藍色套裙出現的陳美齡低調而謙遜。她專注地傾聽,回答問題前先對提問者肯定、鼓勵。台下的爸爸媽媽幾乎人手一本她寫的《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陳美齡強調,孩子不是要上名校才算成功,下一代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啟發夢想,不管是大是小。「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有驚天動地的成功,只希望他們每天早上起來都很開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這樣的人生就是成功。」
陳美齡出生於香港地區。16歲時,受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請,開始在日本演出。歌曲《虞美人花》很快流傳開來,成為風靡一時的少女偶像。在日本,陳美齡用的英文藝名叫Agnes,上世紀70年代,她和鄧麗君、歐陽菲菲一起,是日本歌壇上活躍的著名華人歌手。當紅時,陳美齡一天工作20個小時,完全沒有時間上學。中午休息時還要拍照、拍廣告,成天除了想多睡一會兒,沒有別的任何想法。「我爸爸從香港來看我,說這樣下去不行,沒有自己的時間,交不到朋友,什麼事情身邊工作人員都幫你做了,這樣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還以為自己很成功很厲害。」
上世紀70年代的陳美齡
陳美齡父親的擔憂來自一生的坎坷遭遇。幾十年來政治風雲變幻莫測,昨天有價值的存款,今天就是一堆白紙,苦心經營幾十年的產業也隨之付諸流水。目睹過太多時代變化帶給個人的幻滅後,陳美齡的父親悟出人生哲學,並經常以此告誡子女:「錢財名譽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就被奪走。但是,知識一旦進入腦子,就不會被人奪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寶物。」
1976年,正當紅的陳美齡聽從父親的建議,急流勇退到多倫多大學讀本科,專業選的是兒童心理學。中學時,陳美齡在香港的兒童福利院做過一段時間義工。每次她去看孩子們,那些斷臂的、盲眼的孩子就呼啦啦圍過來,她很想進入他們的內心,卻發現無從下手。
陳美齡說,自己一生受父親影響極大。結婚生子後,她自然也成為一個「教育媽媽」,但卻不是「虎媽」,「『教育』並不等同於『學習』。『教育』有非常豐富的意義,我對自己是『教育媽媽』一點都不覺得羞恥。」
完成本科學業之後,陳美齡重返歌壇,和日本經紀人結婚生子。1986年,長子出生。那時,日本社會風氣依然保守,女性一旦結婚生子就得回歸家庭。兒子出生後,陳美齡一度也暫停工作。可當時她人氣持續高漲,很多電視台都找她錄節目,陳美齡家離東京單程有5小時車程,她擔心出去錄節目會影響孩子哺乳,去電視台就把孩子和保姆帶上。
「拖家帶口」出現在電視台的陳美齡沒想到,自己此舉竟引起很大非議,包括很多職業女性也嫉妒她,「很多人認為我太貪心。你已經做了媽媽為什麼還要工作?既然生了孩子就應該在家裡,不要帶出來。」多年後,陳美齡回憶起當時有名的「Agnes爭論」時告訴第一財經。她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打破日本社會禁錮的舉動,後來還推動日本實現《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和育兒休假制度。
陳美齡獲得博士學位時的畢業典禮,抱著二兒子昇平
陳美齡一邊唸書一邊陪伴孩子們
「Agnes爭論」一度讓陳美齡事業陷入低谷,但也帶來新的人生轉機。爭論傳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看到報導後,主動邀請陳美齡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研究現代女性問題。在順利通過了研究生院入學考試後,說服了丈夫,1989年9月,陳美齡帶著長子和8個月身孕,再次踏上留學之路。
在斯坦福,陳美齡邊拿學位邊帶孩子。上課時,2歲多的大兒子送到學校裡針對學生媽媽開設的托兒所,襁褓中的二兒子由一位好朋友抱著帶到教室外,寶寶餓了就溜出來喂奶。晚上找不到人幫忙抱寶寶,有一門課陳美齡就想不去上,教授卻堅持叫她帶著寶寶來上課,因為班上還有個哺乳媽媽同學,兩人可以坐最後一排。「美國人的觀念真的不一樣,他們認為大學不一定就是年輕人的地方,工作、有小孩後也可以回來。」
帶著孩子們讀書,陳美齡學習效率也明顯降低。只有等到兒子們晚上睡覺後才有時間看書,經常看著就到天亮。後來經紀人去美國看望她後,馬上打電話給她丈夫,希望勸她趕快回家,「他說這樣下去我快要死了!現在想來真不知道那時是怎麼過的!」陳美齡笑著回憶。
41歲生下第三個兒子時,回到日本的陳美齡沒有停止演藝事業,還把大量時間投入公益活動,她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這時老大10歲,可以和老二幫著帶弟弟,「所以很多人都在問我要不要生二胎時,我都說要,因為有老大可以幫忙。而且有弟弟妹妹後,老大真的會成長很多。」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都是自己和先生一手帶大,全都母乳喂養到一歲半,「那時真的非常累,可也是我最開心的幾段時間。無數次也覺得自己累得要趴下了,可是回到家孩子們一起笑著跑來開門,一個新的陳美齡又出來了,孩子們可以給我力量。」
陳美齡大姐陳依齡是70年代前後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演員。二姐是香港大學醫科第一個考第一的女孩子。小時候,總是有人拿陳美齡和兩位姐姐相比。每當這時,母親就用道歉的口氣告訴旁人,可能她「資質平平」是因為懷孕時經濟狀況不好,娘胎裡「先天不足」。但父親不以為然,對這個排行第四的女兒無限關愛。
時隔多年,和一眾爸爸媽媽談起這段童年的往事時,陳美齡借此勸家長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一比較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這樣孩子是自卑的,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同樣也是資深兒童教育工作者的她說,兒童天生就有無限潛能,因為比較而產生自卑時,孩子就不會把自己生出來就有的潛力釋放出來,這是非常可惜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讓他們有想法都說出來。「小孩子生出來就是寶貝。」
三個兒子成長過程中,她還非常看重孩子們的自我肯定力,「不管你拿70分、90分,還是100分,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對他們的愛是不變的。這樣愛孩子,孩子一定就有很高的自我肯定的力量。」而用「考到100分媽媽就給你獎勵」,這樣孩子努力的目的不是學習,而是獎勵。沒有獎勵就沒有動力,孩子也會覺得拿不到獎勵自己就沒有價值。「學習就是鼓勵,就是享受,教孩子們去享受學習。」
陳美齡一直活躍在歌唱和兒童教育事業。在日本,她已經出版了十多本書。「女性是可以做到事業和家庭平衡的。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要是你有決心,覺得你的工作是可以不放棄的,一定是可以找到平衡的。」對於那些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在孩子出生後暫時回歸家庭的職業女性,她也建議她們不要浪費那段時間,可以藉機讀個學位,或是學點語言、寫點文章,增加自己的價值,重返職場才會相對容易些。「記住作為一個媽媽,一定要成長自己、培養自己。」
「今天是我最小兒子21歲的生日。」新書發佈現場,很少談及個人生活的她羞澀地笑了,說她要從「媽媽陳美齡」轉成「我的陳美齡」,好好開始今後一二十年的生活,「說不定明天我就要去剪個短髮。」這位幾年前戰勝乳腺癌的堅強女性笑起來依然少女感十足,露出兩顆標誌性的小虎牙。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及綜合:亞洲改運大師(ID:xmfsxsf)、國易沙龍(ID:guoyi7107)、國易華人聯盟(ID:unfengshui)、白龍王(ID:wlfengshui)編輯整理,旨在分享多元化知識,弘傳國學,普及道學,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歡迎讀者分享或轉發到朋友圈,任何媒體平台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轉載或抄襲,請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侵權必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