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快到端午節啦,但是,五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禁忌你知道嗎?農曆五月俗稱「毒月」。很多人聽至此,一笑而過,說是迷信,中華五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人們瞭解多少?不能武斷的說是迷信,今天講講其中的奧秘。
傳說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陰陽之氣相爭,陰氣勝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將隨著酷暑的到來而慢慢猖獗,於是五月又稱為“惡月”;五月氣候溫熱多雨,有時還會乍暖還寒,所以古人也稱五月為“郁蒸”。
端午最早是作為“惡日”來過的。相傳,端午節源於古代的避“惡日”。端午臨近夏至節氣,各種蚊蟲動物紛紛活躍;而且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而在傳統文化中,講究的是陰陽平衡,過之則為不吉。所以在端午這個陽氣極盛的日子,病毒瘟疫多有氾濫,就被當作惡日來過了,從而形成各種各樣驅邪的端午節習俗。
從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一天開始、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廿五、廿六、廿七,此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農曆五月十四為「天地交泰日」,加起來一共十天。在這十天裡,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切勿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五月十三日也是禁忌,總之如能在整個陰曆五月不同房,施行禁慾,對身體修復有極大的好處,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天地間道法的奧秘。
古代漢族民俗稱「毒月」期間夫妻不能同房,君子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此時節應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
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漢族民俗中有許多喝雄黃酒、帶香囊、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黃帝內經》中有段採用軒轅黃帝和素女對話方式,談論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說:每年農曆五月,是天地之氣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三年必夭亡。用什麼可以驗證呢?取白色新布一尺,於當晚懸掛東面牆上,第二天早上觀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特別是性慾重的人小心在「五毒月」失掉真陽,真陽一失,命不久也!
五月為天地交泰之月,陰陽混沌不分,人體臟腑氣血受極大影響,保精惜命,寧神內守,方可安然度過,反應人身,肚裡空蕩蕩,走步無力,沒有精神。
對於這種規勸,許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後又未必敢以身相試。農曆五月十六日子夜觀天象,天呈淡紅色。子時是 23 時至 1 時,不是出晚霞的時辰,此時天色紅必有原因。其實,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極為有限的。
道醫講,人與宇宙為一體,人體五臟六腑皆受天地運行的影響,此時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農曆五月初一禁起,戒過一月。果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
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慾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藥餌能補,好色者恃藥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藥石亦無從補救。古云「服藥百顆,不如一宵獨臥」,慎無恃藥可補身。
忌日與月球的運行有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與地球上天氣變化有關。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體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影響,這是已被現代科學證實了。中國古代的理論多靠哲學推理和統計學驗證,而不是靠實驗室裡的論證。至於古代養生學者列舉的忌日的根據是什麼,只有靠現代人去探研了。
農曆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
一些修行人會在五月進行辟穀修行,這樣一個月辟穀可以修身養性,清腸排毒、減重瘦身、調節陰陽,而且還可以避開「五毒月」和家人同睡,一舉多得。
以下是 2019 年農曆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請千萬謹慎這十天,甚至是一整個月。
五月初五(陽曆 6 月 7 日)
五月初六(陽曆 6 月 8 日)
五月初七(陽曆 6 月 9 日)
五月十五(陽曆 6 月 17 日)
五月十六(陽曆 6 月 18 日)
五月十七(陽曆 6 月 19 日)
五月廿五(陽曆 6 月 27 日)
五月廿六(陽曆 6 月 28 日)
五月廿七(陽曆 6 月 29 日)
五月十四(陽曆 6 月 16 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時為天地交泰日。
另外,還有夏至、冬至這兩個陰陽大轉換的節氣的前後三天(最好是半個月)最好也是清淨獨處,敦倫閒邪。
端午節也可在身上佩帶一些開光葫蘆、五色金剛繩子,或做成五色粽子等形狀的香包掛飾, 除穢避邪;用雄黃酒或硃砂在小孩的額頭上寫上“王”或“虎”字,一則可以驅毒避煞,另則亦可提升其元氣。
農曆五月是天地交泰、陰陽相爭死生分判的時候,濕氣變重、濁氣上升,人會濕熱瘀積!陰曆五月開始整整一個月,希望愛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請大家在這個月裡多多行善,茹素戒淫,靜心養身!
详询WeChat 19081985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